侠客文学
致力于好看的小说推荐

第4章

自一品斋之事后,姜湄对待叶桓得态度较从前更加冷淡了些,柳氏身子一直抱恙,叶桓得了空只能陪在西院。

花花一日日长大,已经能绕着姜湄膝下跑来跑去,东院日子倒也因为小家伙的活泼好动多了些欢声笑语。

姜湄有意躲着叶桓,白日里便出府去巡视下田庄和铺子,仆役掌柜们也听闻了将军日日宿在妾室房中的事,暗暗为姜湄惋惜。

他们本就爱戴姜湄,此事一出,对夫人除敬重外又多了几分怜惜,再加上姜湄时常带了汤水点心来慰问,他们做活时更是多卖了几分力气。

令京中女子趋之若鹜的玉簟斋便是姜湄开设的,她虽平日里不常施粉黛,却极喜花香。

叶桓出征的几年间闲来无事时,她觉着市面上的香脂香膏味道太重,便自己揣摩起以花入香的法子。

京郊西部的数十亩田庄多在山荫下,光照不足,此前只能种些生姜萝卜,自姜湄执掌中馈后,起了这些收成不好的田产,种上了素馨茉莉之类的耐阴花种。

姜湄慧质兰心,依着制酒的法子洗净鲜花放进小锅中,锅中间放个小碗,再合上盖子小火闷煮,在锅盖上加了些冰块,如此沸腾后水汽便会随着锅壁攀升到锅盖上,集中到锅盖中间又会被冰块冷掉,滴入碗中。

尝试了百余次,终是得了碗幽香沁脾的花露,她又试着其中加入柑橘、柠檬等清冽的果香,最后调出的花果露闻着甚至能让人眼前一亮。

姜湄也用了些小心思,起初她并未直接让玉簟斋开市售卖,而是将花露滴入头油,又用毛刷掸在衣袍上,去赴了靖安侯夫人的百花宴。

京中贵族家的夫人小姐聚了一院子,女人家聚在一处,除了抚琴赏花,便是互相恭维你今日这支珠花明艳,她今日这身衣服巧妙。

姜湄借着叶桓的光坐在上位,与侯夫人烹着茶。侯夫人已逾四十,素来喜爱姜湄沉静清雅,拉着她的手唏嘘着如此妙人儿白白蹉跎了大好青春,当真可惜可惜。

如此一来,便嗅到了姜湄身上不同于他人的清冽幽香。

侯夫人惊诧的瞪了眼问姜湄,你今日抹的是哪家香粉,怎得如此特别。

众女闻言都围了过来,凑到姜湄身边。

那日本是赏花宴,园中百花齐放,花香扑鼻,偏得姜湄身上的香味脱颖而出,清香中附着一丝悠远,今日她又特地着了一身绣有茉莉花的素白长袍,更衬得黑发如墨,眉目如画,整个人宛若花中仙子一般纯净而神秘。

姜湄见一切如她所料,便莞尔一笑,回答侯夫人:“回夫人话,今日擦的是自己淬的花露,做着玩的。若是夫人喜欢,明日我便差人送来侯府一些。”

惠国公家的五小姐黎诺安是靖安侯夫人的侄女,姜湄在闺中时就与她交好,她贴近姜湄嗅了嗅,一脸惊艳的说道:“姜姐姐,有这好东西你只惦着姑姑,却不给我,我可不依。”

她做出一副吟诗作对般的夸张神情,拖着长音说道:“这香味确实与众不同,清新淡雅,幽远沉静,全无甜腻之感,然其中似有夹杂着一丝瓜果清香,甚至让人想尝上一尝。”

“如此奇香,又出自姐姐这般佳人之手,这岂非就是传说中的红袖更添香嘛!”

黎诺安从小便受尽万千宠爱,性子十分活泼,此番被她一番俏皮话夸得姜湄有些赧然,姜湄连忙喊住她:“送你送你,我这也是前几日刚调出来的,说得倒好像我有好东西不舍得与你分享似的。”

一旁的一众夫人小姐闻言,立时也向姜湄讨要起来,姜湄面上有些为难,浅俯着身说道:“承蒙大伙喜欢这小玩意了。只是这东西小小一瓶,却要细细磨上一天,缘以我此次只余了两瓶。”

众人发出失望的哀声。

姜湄抿唇一笑:“各位稍安勿躁,今日回去后我再慢慢做与诸位,每人定都有的。”

宴席散去时,姜湄被众人簇拥着上了回府的马车,她们还在吵着让姜湄把她们的那一瓶向前排一排。

黎诺安也随姜湄上了马车,她想同姜湄回去看看那制香的过程,姜湄也没想瞒她,小姐妹便坐在马车上谈天。

黎诺安真诚地说道:“我挺羡慕你的,姜姐姐。”黎诺安小姜湄两岁,自从十岁时与姜湄相识,两人便玩在一处,她见惯了高门大户的嫡小姐趾高气昂的样子,唯独姜湄,没有那些花架子。

姜湄疑惑地看着她,“我有什么可让你这慧国公府五小姐羡慕的?就因着这瓶花果露?”

黎诺安拿帕子冲她甩了一下道:“才不是!我是说,你这样独居的日子,我羡慕。”

姜湄有些讶异,“你没事吧?我成亲两年多了,才见过夫君一面,你羡慕我?”

黎诺安绞着手中帕子,闷闷不乐道:“父亲说过了年要给我议亲了,可我不想嫁。”

姜湄心中了然,黎诺安确实也到了待嫁的年纪,只是她家世太过显赫,怕是不好挑选。

姜湄拍了拍她的手,安抚道:“哪能不嫁呢,别说傻话。”

黎诺安天真烂漫,将那花果露握在手中爱不释手,登时就将车上的愁绪忘得一干二净,她回去后,日日将那花露用在身上,进宫赴宴时甚至被宫中娘娘问及。

京中的贵妇小姐们等得不耐,又不好催促姜湄,只得频繁地给她递帖子约她赏花喝茶,姜湄见时机差不多成熟了,便着手让玉簟斋筹备起来开张之事了。

姜湄如约挨家奉上了一瓶她亲手制作的花露,说是前些日子官家赐的铺子也没想好做些什么营生,就着此事便开了个脂粉铺子,若是贵人们喜欢这花露,亦可去铺子里逛逛,凭着这盛花露的瓶子,还可享个对折。

玉簟斋方一开业,便挤得水泄不通,各家的丫鬟婆子争相复购,姜湄又趁着火热添了些头油胭脂,一时间这玉妆露竟卖得是供不应求。

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