侠客文学
致力于好看的小说推荐

《我的爱人化蝶了》小说主角竹喧茶仙子柳小蝶钟山章节章节免费在线阅读

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都市日常小说,那么《我的爱人化蝶了》将是你的不二选择。作者“老荷踏波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竹喧茶仙子柳小蝶钟山的精彩故事。本书目前已经已完结,最新章节第73章,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!

《我的爱人化蝶了》小说主角竹喧茶仙子柳小蝶钟山章节章节免费在线阅读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2、书院苏桐大师枯坐在书房里,心游世界信阳书院蹲踞在贤山蝴蝶峡里,模样像个老学究,静穆庄严。冬天的时候,繁花落尽,落木萧萧。从信阳城区望去,贤山横亘连绵,像一头沉睡的巨兽。山脉的主脊上,一排溜高大疏落…

《我的爱人化蝶了》小说主角竹喧茶仙子柳小蝶钟山章节章节免费在线阅读

《我的爱人化蝶了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48.疯老师那尊玉石观音,现在在哪里,可否能够重新归来?我神奇的修补功力,是谁所赐?“我再也不能失去你。”我对小玉说的这句话,让小玉肝肠寸断。她后来对我说,你那一句话,让我对你的所有积怨,烟消云散。我的心里,只有对你的无限柔情和眷恋。可当时,她仍然没有妥协。她对我说:“除了当年那个夜晚,其实我对你一无所知。如

《我的爱人化蝶了》精彩章节赏析

2、书院

苏桐大师枯坐在书房里,心游世界

信阳书院蹲踞在贤山蝴蝶峡里,模样像个老学究,静穆庄严。冬天的时候,繁花落尽,落木萧萧。从信阳城区望去,贤山横亘连绵,像一头沉睡的巨兽。山脉的主脊上,一排溜高大疏落的林木, 像巨兽竖立的毛发。整个山脉,苍茫萧瑟。这份静穆,倒也和整个环境搭调。到了春夏,山花烂漫,新绿怒放,像怀春少女的心思, 汪洋恣肆地漫溢。这庄严,就显得老态龙钟了。

和书院一样老态龙钟的,还有苏桐大师。枯坐在书房里,大师人在信阳书院,心游世界。

卸任院长以来,苏桐喜欢呆在自己书斋里,读书著述。很多年来,他蜗居书院,冷静地打量着书院外面的风云变幻,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书院。现在,书院有了接班人,该是他颐养天年的时候了。

书院门前,矗立着一株胸径巨大的银杏树。每年新入学的孩子见到这株大树,都会啧啧称奇,围着大树,试图丈量树围。一般的情况下,他们需要五个人手拉手,才能围拢这株古树。

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银杏树的年轮。就像没人能说出他这个大师的年龄。大家知道的是,这个老先生,据说至少一百多岁了。他是信阳城的活历史,是这座学院的灵魂。

信阳书院又名贤山学院。两千多年前,一个名叫周磐的贤士, 从朝廷归隐,在贤山南麓半山腰凿了一个洞,隐居在洞里读书。贤士仙逝,后人把这个洞修缮保护,取名贤隐洞。这个大贤,成为后世修学的典范。那以后,信阳文化昌盛,名流辈出。贤隐洞,被视为当地文脉。两百多年前,为了纪念周磐,给读书人提供求学、交流场所,当地著名茶商苏敬莲带头捐资,筹建了信阳书院。因为捐资比重大,苏家世代协助打理书院,帮助书院筹集捐款,经营理财。书院的主管,过去叫主事,现在叫院长,一直由当地高德大儒出任。书院兴盛期,书声琅琅,才俊如云。后来时代更迭,世道变幻。书院原来的功能逐渐退化,日渐没落,成了落魄文人苟延残喘的乐园。几十年前,苏桐学成归来,回到书院。他是学院创建者苏敬莲后裔。多年后,他打破苏家不直接管理书院的旧例,接掌了书院。此后,度尽劫波,勉强保全了书院。

改革开放后,教育秩序恢复正常。国家对教育事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,民办教育也开始蓬勃发展。苏桐院长怦然心动,想把老祖宗兴办教育、造福后人的情怀发扬光大。于是联系上书院原来的捐赠大户,又拉了几个做地产、金融的股东,成立了董事会,和信阳大学合作,开办了多个大专班、本科班,投身民营教育,将信阳书院改建为贤山学院。信阳书院的名字,同时保留。以期对接现代大学教育,同时弘扬国学。一个大门,挂上两个牌子。电子地图兴起后,地图公司规范名称,百度、谷歌、高德等地图导航都用贤山学院(书院)这个名字。但是,信阳城里的老市民们,还是习惯把这个学院叫做信阳书院。

书院改建学院后,运转了两年,一切转入正常。苏桐以年迈为由,向董事会提议让得意门徒钟山接掌书院。他自己退到幕后,做了名誉院长。

电话铃响了,钟山院长抓起来接听。是市政府办公室打来的。电话通知说:“钟院长,好消息。你们信阳书院、贤山学院和贤隐寺、车云观联合提交的申请,就是关于贤山风景区改造扩建的申请,上午市里刚刚开会讨论批准。祝贺啊!”

钟山院长连连称谢。放下电话,钟山收敛了笑容,径直到苏桐大师的书斋,叩开门,给大师请安。

苏桐坐在椅子上,转了转身,仰起脸,看着钟山,问:“有事?”

钟山用汇报的口吻说:“大师,政府还是要强力开发贤山,做了一揽子方案,准备了五个亿的开发基金。看来,我们不得不服从大局了。”

苏桐不动声色,脸上看不出喜怒。他站起来,踱步到窗边,背起手,眺望窗外的群山。

视野里,就是贤山的核心区域。

贤山风景区以信阳城西的贤山为核心,西南怀抱南湾湖万顷碧波,东边俯视信阳城万家灯火。依托千年名刹贤隐寺和百年书院、道观,构成兼具人文和自然资源兼备的风景名胜区。

贤山一脉,状如马蹄。主峰东西绵长,坐西北展开两翼,环绕成型,山口朝东南。这样的山势,藏风聚气,得天独厚。贤隐寺是当地千年名刹,建在贤山西南山腰。寺因大贤周磐隐居读书的贤隐洞得名,名闻遐迩,香火旺盛。

贤隐寺对面,贤山东北半山处,是信阳书院。

信阳书院向西七八里山顶,贤山最高峰处,是车云观。道观规模不大,一幢三层方塔,被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围住。院北边三清殿, 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。道德天尊, 就是民间说的太上老君。

车云观向西下山,一道峡谷对面,数道山峰堆岚叠翠,包裹一处人间仙境,名叫睡仙桥。

睡仙桥再往西二十里地,美丽的车云山勾连大别山主脉之一四望山。群山起伏,层峦叠嶂,云雾缭绕。

这一片青山秀水,儒释道文化汇聚,交融碰撞。是信阳文化精英荟萃之地,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家园。

早些年,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,贤隐寺、车云观生存环境十分险恶,多次险遭灭顶之灾。信阳书院也风雨飘摇,朝不保夕。三家算是难兄难弟。改革开放后,政府一再推进改革开放,大力发展文化、教育和旅游。百废待兴,各家都跃跃欲试,想抢抓机遇,复兴大业。三家一合计,提出了联建贤山风景区的倡议。一是期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,开山立业,修建景区大门,收费挣钱。二是争取国家旅游业扶持资金,修缮破旧建筑,扩张各自规模。

钟山年轻,心气高,目标更是宏伟,提议拓展书院发展空间,打破书院和贤隐寺、车云观之间的空间藩篱,打造新兴开放性民办大学。

三家之中,贤山学院跟政府关系更为密切,自然担当了挑头儿的角色。联建贤山风景区一事,钟山院长十分上心。为了说服苏桐大师,钟山追随他左右,不厌其烦,描述寺庙、道观三家联手兴建大景区的辉煌愿景。同时,不遗余力地在政府各部门之间穿梭游说。

苏桐大师一直不太赞同这个提议。他守护了贤山这么多年,熟稔这里的一草一木,不愿因为开发,破坏了山里的原有生态。他说, 山川的原貌,就是风水。风水不能破。破了,就回不到原有的风韵和灵气了!他说。

钟山毫不气馁。他编出各种借口,领着苏桐大师去贤隐寺、车云观去巡视。风雨十年,面目皆非。这些年来,山里建筑不仅没任何修缮,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。原来古朴精美的建筑,现在破败凌乱,一片狼藉。

不看不知道,一看,苏桐吓一跳:山里的老建筑,咋破落成这个样子呢?

钟山绘声绘色地描绘黄山、庐山旅游开发的成功景象。又说了中岳嵩山少林寺复兴的路子。电影《少林寺》早已风靡天下、脍炙人口。钟山向苏桐介绍的,是同样残破的少林寺搞旅游开发后的辉煌。

现在,政府真的出手了。看来,钟山的能量不小啊!

苏桐大师看着这个年轻院长眼里的火焰,想,自己可能真的老朽了,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;要不,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,钟山是想建功立业了。自己既然把院长这副重担交班给钟山,情理上,的确应该支持这个年轻院长做事。

苏桐大师咽下嘴里的话,嘴上不再反对贤山的旅游开发。改口说:“既然政府有规划了,也有了大动作,那就按政府的意见办吧。”

苏桐看着钟山。钟山一副专心聆听的神色,说:“好的。” 苏桐咧咧嘴,露出苦笑。说:“胳膊扭不过大腿。政府非要这样,那就随他们吧。书院做好配合„„山上的几片老建筑、老遗址, 也的确需要抢救修复。借此机会,也浴火新生吧!”钟山笑了,说:“您同意了,一切就好办。盛世将临,这机会千载难逢。有您掌舵领航,我们一定努力会再创书院辉煌。”钟山告辞。

苏桐关了门,坐下来,陷入回忆。论德行修养,当地读书人都说他是信阳第一。坊间最通俗的传说是,近百年前,他出生在贤隐寺东南三十里大别山九里关首富苏家大院。他慧根深厚,天资很高,七岁能诵四书,十二岁通达五经。此后,被家里送往当时的省府开封国立河南大学,就读文史。约二十岁时,漂洋过海,留学美国,修读哲学。从西洋荣归后,他放弃了上海、天津等最好的发展机会,也放弃了当时的省城武汉、开封,直接返回家乡,报效父老。

那时信阳刚刚兴办新学。他顶了一顶灿烂夺目的洋学生桂冠, 没去刚刚筹建的信阳大学,而是选择了信阳书院。他的理由是,国学博大精深,他继续研读国学,更行深造。

他说:“我这也算是报效家乡,践行祖辈遗愿。”

他记得,到信阳书院报到时,当任的彭院长万分热情。不仅真心接纳了这位老东家的后人,还要把院长的职务让给他。

彭院长说:“苏师弟学高天下,闻名遐迩。信阳书院虽地处信阳,学界名声却在省内居前。我们时刻期盼能得到德高望重的大师引领,把书院带上新的层阶。您这回来,带着欧风美雨,是万分难得的人才。盼您能亲自主政书院,再铸书院辉煌。我做您助手,全力协助您发展学院。”

他笑笑,谦逊地说:“我才疏学浅,不过在国外镀了点薄金,也刚刚迈出学堂门,哪里有管理书院的能力?您们不嫌弃我,能让我在此落脚,我就感激不尽了。您治院有方,大家都非常佩服。我一心修学,暂时无暇顾及其他,请您谅解。”

彭院长看他眼睛,坦荡赤诚,显然发自内心。于是面露憾色, 表示不敢再勉强。

他从此深居简出。白天开讲一二课儒学经典。其余时间专心研修,著述心得。彭院长真心喜欢这个年轻人,经常主动问问最新的收获,远期的目标。他开始不愿多说。时间久了,放松了口风,说他给自己立下目标,希望自己能开一代门风,将来自立一方山头。彭院长连连点头,鼓励他努力。

他认真讲每一节课,很少主动课外接触书院的学生。有学生上门求教,他也似乎刻意礼貌地保持距离。距离产生美感。学子们正求学若渴的时候,老师满腹经纶吸引着他们,他身上无形的神秘, 仿佛新娘头上的盖头,更引起他们的好奇。学子们一致认为,这个苏老师就是他们治学的榜样,将来,苏老师也必成大器,修成正果。

一届学生进来,一届学生结业出去。进来的孩子像从信阳城里小南门买来的白纸,任凭老师们涂画,灌输知识,塑造修养。告别了这个书院大门的孩子,像贤山满山的蒲公英种子,到了风起,乘着小白伞一样的绒毛,飞向四面八方。他的传说,闻名遐迩。

他知道学院里关于他的种种传说。这些传说,每隔一届学生, 都要增添一份内容。这些内容连同过去的传说,足以造就一个国学大师的完美神话。

他既不认同,也不否决,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。

他知道这样做的好处:他的年龄越长,世人附会的神话似的传说越多,他的威望就越高。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富裕之后,灵魂却越来越没有着落,他们需要一种东西来抚慰他们的灵魂。像他这样的大师,更多的时候,必须充当俗人的精神导师。

信阳书院的孩子们,更需要这个神话。师出名门,是每一个孩子走向社会的金钥匙。就算他自己,也不能例外。

小说《我的爱人化蝶了》阅读结束!

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