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书《大科学家》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,书中的主人公王宇王楠受到很多人的喜欢,主要讲述了:张志远走时,龙科院代表没怎么在意,但是,三天过去,当其他的院士们全部都写完了推荐信,张志远的那一份却是迟迟没有见到。恒兴学院的一处谈话间内,龙科院代表再一次到来,而这一次,谈话的对象却只有张志远一个。…
《大科学家》免费试读第五十九章 当之无愧!
张志远走时,龙科院代表没怎么在意,但是,三天过去,当其他的院士们全部都写完了推荐信,张志远的那一份却是迟迟没有见到。
恒兴学院的一处谈话间内,龙科院代表再一次到来,而这一次,谈话的对象却只有张志远一个。
“张院士,请问您对我是不是有什么意见吗?”
“没什么意见。”张志远一脸无所谓的态度。
“那为什么我还没见到张院长您的推荐信呢?”代表的脸看似乎笑着,但脸上的抽搐代表着他可没有笑意。
张志远在研究界混了这么多年,从底层爬到了如今现在的位置,当然也不是被吓怕的。
他用手指缓缓地敲着桌子,问道:“怎么,你们龙科院是想强迫我写这封信吗?”
那代表坐了下来。“强迫,那倒不至于,我也只是好奇,到底怎么样,张院士才愿意写这封推荐信呢?”
张志远悠悠地说道:“你们让我推荐人,至少得让我知道这人凭什么被推荐吧?”
“不行,这事是绝密的,你如果是有什么不满意的,都可以提出来。”
张志远笑了起来。“不巧,我没什么不满意的,我张某人只是有我张某人的原则而已。”
“你……”那代表看着油盐不进的张志远,无奈地叹了一口气。
两人就这么互相看着对方,都不说话。
最后,龙科院的代表站了起来。“张院士,关于王宇先生的事情,你真的必须知道?”
“必须知道。”张志远说道。
“好。这可是你说的。”代表将桌上其他院士们的推荐信装进包里,转身向外走去。
张志远以为这事就这么完了,但是,这天的傍晚时分,突然他又被叫了。
张志远以为又是龙科院的人,有些烦火地走进了谈话间里面,但看到的,却是一身制服的政务人员。
“你是?”张志远疑惑地问道。
那人并没有回答,用手指了指张志远背后的门。
张志远将门合上之后,那人才开口说道:“我是国家保密局的安全人员。”
“保密局的?”听到这个名字,张志远呆住了,跟这个部门沾上关系的事可小不了。
“张志远院士,对吧?”那人拿出一张表格,对照张志远与上面的资料。
“是我。”
张志远在安全人员的示意之下,坐到了安全人员对面的椅子上,在这个角度,他才能够看到桌上有着一台合住的,特殊型号的笔记本电脑,下面还压着一叠厚厚的文件。
这位安全人员核对完了之后,将笔电拿到一边,将文件推到了张志远的面前。
“保密协议?”张志远看着这份协议的厚度跟里面密密麻麻的条款,显然这是国家最高级别是的保密文件。
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,他也知道反悔不了了,接过安全人员递来的笔跟印泥,仔细地签了字。
安全人员接过文件,非常仔细地检查着每一处的签字跟表格,大概十分钟之后,才抬起了头。“文件没有问题。”
他将文件收起,将笔电打开,屏幕对着张志远。
视频只有十分钟左右,有一些部分明显是被编辑过,被抹去了关键性的信息,但哪怕只是余下部分的内容,对于张志远来说都犹豫如陨石撞地球一般的巨大冲击。
这视频里面的机甲是真实的吗?这真的不是科幻电影?
那里面所展示出来的机甲,就像是从遥远的未来穿越而来的一般神奇。
速度,那机甲在地面如闪电一般移动,在空中,如鬼魅一般穿行,再到最后,画面里变成了一阵阵惊天的爆炸,那是被机甲射出的复数导弹轰碎的陨石碎片迸飞的场面。
后面的部分就不再是视频了,而是一些文件与报告,是关于当时整个滨海市所有通讯设施宕机瘫痪的损失预计。
越看,他越是觉得心惊,这特么的真的是机甲能够做到的,就算是时下最流行的机甲科幻电影的主角,只怕也表现不出如此的破坏力吧?
这样的机甲,真的是一个人能够研发出来的东西吗?
“怎么样,张院士?”安全人员似笑非笑地看着张志远。
“我……我服了。”张志远长泄了一大口气,整个人好像又老了十几数一般。“原来我才是小丑啊,这位王宇……王宇先生简直是奇迹的代名词,世纪勋章跟龙科院最高总工程师的职位,他受之无愧。”
“那么推荐信的事?”
“写,当然写了!”张志远苦笑,走出了谈话间。
……
滨江省涛市市内的废弃中学之下,潜藏着国家机密级的研究单位,九三六院。
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九三六院是龙国机甲研究的领头羊,而他所有的研究方向,也被视为了机甲实现生产的最大可能方向。这也是所有九三六院研究人员们的骄傲所在。
但就在今天,九三六院的一切自主研究都停掉了,取而代之的新项目虽然也是机甲,但无论是立项,还是研究命题,方向与计划,全部是由上层指派的。
按理来说,原本被当作最有希望早最研发出机甲的他们应该会生气才对,毕竟研究到一半的道路突然被人否则了,被重新指派了任务,这就等于将他们过往的一切研究都否定了。
然而,整个九三六院的研究人员实际上却一点也不生气,相反,他们对于能够得到进行这项研究非常的骄傲,也说明上级对他们的重视,要知道国内的其他研究院不知道有多少个都抢破了头,也没能得到研究的许可呢。
当然,他们也知道这并不全然是上级对他们研究实力的认可,更多的,还是因为九三六院离得滨海市只有不到六十公里,算是个近水楼台先得月吧。
当项目确定要在九三六院进行之后,市里是直接将周围一大片的地都划拔给了他们,经费上更是要多少给多少,甚至大有生怕他们花少了的担忧。
至于一些研究需要用到的许可,从上面到基层,更是一路绿灯。
小说《大科学家》试读结束!